【活現香港隨筆】陳智遠:深度文化遊的「價錢」與「價值」

第四波疫情好像又出現,旅遊業仍然處於冰河時期,不知道幾時再可以接待外國旅客,我們這些深度文化遊要面對本地市場更是難上加難。

記得早前網絡上,「770 蚊腸粉團」和「788 蚊單車團」哄動全城,不少「KOL」親身試玩行程直指百幾蚊有找。類似的說話我們創辦以來當然也聽不少,比較其他旅行社一日遊每位百多元,質疑我們「啲團得兩三個鐘,但收人兩三倍價錢?」其實是否幫襯是個人選擇,無論定價如何,只要幫襯的覺得值得,就有價有市,而每個行程的特色、目標顧客群不同,也不用迎合所有人,只要肯定自己所辦的深度遊物有所值,交出值回票價的體驗就可以。

但有一點自己還是慨嘆,是不少人仍然只看到「價錢」,看不到「價值」。

一個本地行程兩三小時,背後付出的時間可能是數百倍。要籌備一個完整、深入的行程,短則三個月,長則到半年,要投入心力認識一個地方,做好資料搜集,了解社會變化、社區文化發展。工夫不只是「離地」地背誦歷史數據,我們更會深入探訪當區居民,從居民口中了解切身的社會發展,希望為參加者帶來最地道、最真實的了解和體驗。完成文化講解的準備後,才落入實行的部分,甚麼時間人較少較適合做團?怎麼走最舒適?星期幾去會有特別體驗?所有行程設計都得親身「踩線」,試驗多次,甚至在不同日子、每天不同時間觀察,才能確保流程順暢,正式推出行程。

好像我們的深水埗遊,平日去同樣可看到老店下舖上居設計,在舊樓巷間說說樓上劏房的社會問題,讓參加者了解香港基層文化,但到周末又是另一個故事。很多外傭休假過來光顧小食店、兌換外幣、購物後速遞寄返家鄉等,好像和平日的社區換了樣,帶出的又是另一個社會現象。深水埗同一個地區,我們可以說歷史、走老店、看藝術、談名人、買潮物、嚐美食、見街坊;即使是同一個行程,每次的體驗也略有不同,我們的講解亦因應調整。可想而知,一個行程背後的準備工夫,可能是數十個不同行程、路線、元素的綜合,背後的心力心血不足為外人道。

準備工夫固然重要,內容深度準備好,要如何說故事亦非常重要。我們對導遊質素非常重視,要的不光是可以背誦講稿的人,而是日常亦要時刻留意社會發展,要用心理解我城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能理解當刻情況、對城市有深刻了解、感受,並能訴說故事的人。這種要求在去年社運期間更顯得重要,很多外國旅客會主動問及哪裏有連儂牆,我們則要解讀很多塗鴉標語、解釋為何成條彌敦道的欄杆唔見晒,為何路面不再出現垃圾桶等。要講解的亦不只是幾天前街頭的新聞,而是可能從數十年前的社會發展、到現在帶來的問題等一一細說,才讓旅客更能夠理解當刻的香港。這些文化深度遊,不論是內容還是工作人員質素的要求,都和普通玩樂團差天共地。

再者,我們希望帶來最地道的體驗,讓每位參加者都可親自和街坊傾下偈。可以想像,動輒二三十人的「鴨仔團」難以做到,只能走馬看花,站在店前講解兩句就算,街坊亦總不能每人都招呼下。因此我們都是小團出發,確保每位朋友的參與程度,人數少,平均分擔的成本自然較高。但我們相信這些體驗的價值,特別是外國遊客,更願意換取這些更獨特、仔細的旅行體驗,深入認識我們的社區面貌。

原本本地遊的巿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在今年疫情下,旅行社要生存就得更努力,鑽研更有特色的行程吸引本地客源。雖然備受批評的團都不是我們活現香港做的,但也覺得應該替默默耕耘的同業講幾句。本地遊幾百元一位,扣除活動成本、人工舖租,賺多少有數得計。面對網上猛烈批評,彷彿有盈利就是不該,要所謂「推廣本地文化」,是否就應該過「餐風飲露」式的生活、一個仙都唔賺,像慈善機構般靠捐款支持?其實要本地深度旅遊和文化體驗活動可以持續發展,亦必須有資源流入才可生存,才可逐步建立香港人對文化價值的支持。

賺錢本就不該是個問題,最重要是取之有道,用得其所。善用這些辛苦賺來的資源,為承傳本地文化出一分力,更是我們應該鼓勵的事。

陳智遠 Paul

評論已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