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以書為引 觀察香港 導賞團「穿閱」灣仔

Source: 文匯報 | Published: 25 Feb 2015

文匯報:以書為引 觀察香港 導賞團「穿閱」灣仔

記憶中的灣仔,高樓大廈林立,人群往來川流不息。總是搭地鐵或巴士快速經過,卻從未細細欣賞過它獨特的建築古蹟和社區文化,也未曾停下來,跟隨電車悠閒漫遊。今次有幸跟隨「新閱會」舉辦的「穿閱·香港」文化導賞團,同一班來自深水、長沙灣等區基層家庭的,甚少來到港島區的高小學生一起,在皇后像廣場坐上「叮叮車」出發,以有趣的角度探索灣仔,認識香港。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導賞團根據「年輕作家創作比賽」得獎者郭家麒的《日月星傳》及沈樂詩的《盧押道20號》筆下所描述的灣仔,設計出獨具特色的路線,由太古廣場第三期開始,依次去到永豐街土地公小廟、聖母聖衣堂,日、月、星三條特色街道,再途經盧押道、船街、合和中心、石水渠街、藍屋、北帝廟等。而「活現香港」創辦人、此次活動的導賞員祁凱達(Haider Kikabhoy),因嬤嬤在灣仔生活的緣故,對灣仔有特別的感情,他在書中獲得靈感啟發,將各種有趣的故事融入導賞團講解中,帶領大家以尋寶的心態「穿閱」灣仔各個景點。

從日月星街到藍屋

見識到太古廣場第三期入口處的大型佛像壁畫和參天古樹,又於永豐街盡頭的一條巷子內找到那個見證歷史更迭、深受人們信奉的土地公公,隨後從繁華的灣仔皇后大道轉進日、月、星三條街道,彷彿瞬間躍進了一個新天地–那裡有默默堅守老香港風情的茶曙U、小舖及唐樓,亦有時尚型格、充滿藝術氣息的新潮店舖,配合大規模的社區美化計劃,猶如將香港不同時代、不同角度的面貌濃縮於小小的街區。然而發展的步伐實在太過急速,住客和商戶循環遷進、遷出,舊日的痕跡無聲地被歲月及新事物洗刷,無處追尋。故從事藝術及設計創作的郭家麒,在居住於月街期間,以居民的角度,用畫筆把所見所感、一些即將消逝或已經消逝的人、事和物,一一留在紙上,他說:「我是以純粹的角度記載身邊的事,作的不是旅遊書,而是一本有思想的人情書。」

日、月、星街有郭家麒從小吃到大的「社區大哥」德如茶餐廳,有日日餵流浪貓的「紙皮婆婆」,還有一班「日月星Look」的舊街坊和親密的狗夥伴們,但多年深厚的感情卻抵不過貴租,現已搬離灣仔區的他表示:「在大時代的沖洗下,跟資本主義浪潮隨波逐流也是無可奈何,只是希望在社區保育方面,可以做到『留屋留人』,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藍屋是一個很好的正面例子。」離開,又未必是壞事,郭家麒已開始手描繪香港另一區的風貌了。

藍屋位於灣仔石水渠街,現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地下更有一間「香港故事館」。1990年代,當政府準備為這座唐樓外牆塗上油漆時,物料庫卻只剩下水務署常用的藍色油漆,於是整座屋便被塗成了藍色,後來又有了附近的黃屋與橙屋。

有人的地方都有故事

此次活動的導賞員祁凱達專職研究香港的建築歷史,他認為口述歷史非常重要,「要全面地了解歷史,只靠看書難免枯燥,同街坊聊天獲取的則是些真假難辨的碎片訊息,要將從兩個渠道得到的信息匯總在一起,才足夠全面。」為何以故事敘述歷史?祁凱達說:「有人的地方都有故事。我從小聽故事長大,每次都有新的發現,從不會覺得悶。但現時的家庭普遍都是各個都在做自己的事情,關係較之前更加疏離,而講故事則是維繫家庭關係的方法之一。」

在祁凱達心中,港島區有其特別之處,無論是地勢地貌,還是風土人情,都格外吸引,「有些國家和地區會將新舊城區完全劃分開來,但港島區不同,它變的東西太多又太快,所以新舊交替和對比完全呈現,可以說它很和諧,也可以說它存在衝突。但我個人很喜歡這種什麼都有的『大雜燴』方式,使這個城市更加豐富多彩。」

導賞活動以書為引,同時推薦了一些灣仔背景的書籍,幾位學生均表示活動後有興趣閱讀。活動組織方代表陳晶晶認為:「活動多故事和文化內容,更鼓勵學生帶家長一起參加,以生動形式鼓勵大家共同閱讀。」在祁凱達心裡,這次導賞活動更像是對學生們的美學訓練,「使他們更細心、更溫柔地去觀察這個世界。」

Source: https://paper.wenweipo.com/2015/02/25/OT1502250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