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深度遊 擄高質旅客歡心

Source: 星島日報 | Published: October 17, 2019

近月受社會局勢影響,本地旅遊業生意額懸崖式插水等新聞比比皆是。旅業寒冬背後,也反映本港旅業不能再「一本通書讀到老」,依賴單一客源。主打本地深度導賞的「活現香港」業績則未明顯受創,創辦人兼前食衞局政治助理陳智遠留意到,業界是「有危亦有機」,應認真思考拓展本地深度旅遊、多元轉型,才能永續本港旅業輝煌,「因為單一的旅遊發展模式,長遠再難驅動社會整體向前!」 記者 陳琬蓉

活現香港對象以外地深度遊客為主,以主題導賞作招徠,帶旅客遊長街穿窄巷,在地體驗香港情懷。有別於一般食玩買團,深度導賞團不僅考導遊功架,而且也未如一般鴨仔團般,靠回佣賺個盤滿鉢滿,在主張速食的本港旅業來說,可謂吃力不討好。

但近月時局不穩,活現香港卻未如其他同行般,炎炎夏日便早早步入旅業寒冬,在六至九月仍多如常出團,「旺季當淡季辦」。在陳智遠眼中,這正正反映了業界發展高端旅遊的需要和潛力。

走入街巷探香江獨特處

「示威導致內地客大跌,從而旅業蕭條」,看似因果關係,但陳智遠卻認為,原因出自本地旅業多年來甘於依賴單一客源支撐,不僅令旅遊發展的模式變得重量不重質,淪為千篇一律的購物城市,也逐漸抹殺香港的獨特亮點,令她難以留住高質回頭客。

陳智遠續稱,除了旅客來港種類,旅遊與地區之間的聯繫,亦對發展旅業攸關輕重。他指,旅遊本應是令旅客喜愛一個城市的窗口,也是讓市民對城市產生自豪感的重要途徑。但現時的香港,卻是面對兩者難以互利的窘境,「旅客大跌,購物旺區居民反而額手稱慶,這是一種扭曲。」

現時本港旅業行情慘淡,活現香港執行董事鄧彥心以「馬死落地行」來形容,現時正逼使業界思考應如何「行」出生路,不應再滿足以千篇一律的講稿或景點打發客人,而是另闢蹊徑,以不同角度為旅客發掘更多城市風貌,才能為香港留住旅客。

深水埗唐樓、葵涌貨櫃碼頭,這些連本地人都未必深究其故事的地方,活現香港卻會以其作為讓旅客了解香港的另一道窗戶,為旅客剖析它們的前世今生。鄧彥心稱,深度客除了追求獨特導賞外,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所以我們甚至會帶旅客上唐樓,家訪年長住客,由他們親口講述深水埗多年變遷。」

香港旅業轉型,雖然往日談論多時,眾人也知須痛定思痛,但深度客人數寡、行程準備成本高,業界豈不是「無肉食」?鄧彥心則認為,所謂轉型,並非全因摒棄過往營運旅遊的模式,而是逐步加入獨特元素,「例如在購物團的行程當中,加入約一至兩小時的地區步行導賞,令旅遊體驗變得多元。」

旅業轉型不能只爭夕朝

陳智遠則指出,現在的深度客多是年輕及高學歷一族,隨着他們的經濟能力增長,不論內地或外地客,他們長遠將會是購物團旅客以外,支撐旅遊業的另一股重要力量。所以他指,本港旅業轉型並非只為今夕,更為他朝,需要為香港經年「培養」高質客,才能讓旅業常青。

「平心而論,香港的旅遊宣傳已近乎無可挑剔。但保育舊建築、協調社區設施等,雖非直接與旅行掛鈎,但也十分影響深度客的體驗。」曾入熱廚房的陳智遠眼中,本港要發展深度旅遊,並非單靠當局單一措施加持,而是要各部門通力配合,才能有良好的發展格局。

全文刊《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