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ney Magazine: 前政助變講故佬 步行團吸深度客
Source: iMoney Magazine | Published: 03 Mar 2014
前食衞局政助陳智遠去年成立社企推廣新式文化旅遊,專搞主題步行團,穿梭舊區甚至墳場、長生店,透過講故事讓參加者認識香港。
前政助變講故佬 步行團吸深度客
公眾認識陳智遠,大概是6年前他由大學研究助理,挾着「最年輕政治助理」之名加入政府。離開政壇後,他和2位朋友去年創立社企「活現香港」,專搞主題步行團,推廣新式文化旅遊。
這位熱愛旅遊的前政助,34歲已經到過80多個國家旅行,還將經歷出版成遊記,介紹這些國家的歷史。活現香港的步行團有不同主題,理念就是帶參加者穿梭不同地區,透過說故事讓他們重新認識香港歷史。
「到北角我會講六七暴動,在油麻地果欄會說廉署成立的故事,歷史的英文History拆開就是Hi和Story(故事)。感受城市不應該局限於景點和主題公園,人天生喜歡聽故事,掘到精采的歷史故事,一樣很有潛力成為文化旅遊資源。」
邀學術明星帶團講解
現在轉到銀行界工作的他,平日在中環商業區出沒,一到周末就化身導遊,帶着一班素未謀面的香港人四周闖蕩,為了能帶團講解,陳智遠去年特地考了導遊牌。學術界出身的他還碌盡人情卡,邀請重量級嘉賓為團友講解。
訪問當日的探索團有十多位團友,由「明星級學者」、國際關係專家學者沈旭暉和兩位研究員上陣講解。步行團去的地方亦令人意想不到,就是參觀跑馬地六個少數族裔墳場。平日見慣在鏡頭前點評國際關係的沈旭暉,帶起咪高峰做導賞亦有板有眼。這探索團每位收費250元,參加者大多是專業人士和大學生,大學四年級生Charity興奮地說:「沒有想過他會帶咪講解。」
跑馬地6個相連的少數旅裔的墳場,沈旭暉形容在世界少見,亦是從另一角度認識香港歷史的好方法,「香港官方教歷史的方式很政治正確,一定是由鴉片戰爭,香港割讓給英國講起,其實這幾個墳場葬了不同時代的人物,對香港有很大影響。」
兩個小時的導賞團中,參加者在墓碑間聽過麼地爵士、律敦治等耳熟能詳的人物故事,初次認識印度教、拜火教的傳統。不過行墳場總有點忌諱,行程中保安員見到參加者拿着相機走入墳場,都走上前詢問幾句,陳智遠低聲說:「所以每次只可以低調些,盡量不騷擾其他人。」
增景點不如說好故事
導賞團完結後,陳智遠提議跟意猶未盡的團友一起去吃雲吞麵,由跑馬地走回銅鑼灣,身邊走過的路人由踢拖的街坊,變成身穿名牌的自由行,政府提議在十八區增加景點,提升接待能力分流旅客,陳智遠搖頭說,「一個城市的吸引力,不是以每一區都行到街做標準,一個區有值得看的東西,才會給到遊客新奇體驗。」
他以活現香港兩個受歡迎的地區團為例,深水埗就有雷生春、美荷樓等古迹和特色的小店食肆,「每走一小段路都有故事聽!」北角雖然遠離主流旅遊區域,亦沒有古迹和著名景點,但用社會變遷來包裝講介一樣吸引,「例如是六七暴動時,全港軍警如何坐直升機降落僑冠大廈,『小福建』的稱號是如何誕生。」
每個地區的歷史故事要講得生動有趣,陳智遠形容由參考文獻、聽街坊口述歷史、再想如何將今昔對照導賞,過程跟寫一篇碩士論文相差無幾。現在活現香港仍在試驗階段,只在周末開團,但他認為有深度和故事聽的步行團,對高質素的外國旅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喜歡深度遊的遊客來港不會因購物滿足,我想證明知識和歷史應用到旅遊生意,都一樣有競爭力。香港人那麼高要求都喜歡看,不需要擔心沒有外國遊客。」
(本文為節錄,全文刊載於 iMoney 智富雜誌 第3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