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pao: 街知巷聞-堅尼地道門牌身世揭秘

Source: Mingpao | Published: 30 Mar 2014

更正啟事:
1. 堅尼地道是繼皇后大道(Queen’s Road)第二條把中環和灣仔連起來的馬路。
2. Dr Brooke Himsworth寫過有關Union Church的歷史,裏面提到有一半由佑寧堂出資的, 應為堅尼地道纜車站。

【明報專訊】有時坐車上半山,望見山頂纜車跨過堅尼地道,纜車橋旁邊有典雅的建築——佑寧堂、聖約瑟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橋的另一旁有擋土牆,上有高尚住宅大廈,牆下則有幾間小食店、士多及地產舖,有點時光倒流的感覺。

漫步從金鐘延伸至灣仔的堅尼地道,方才發現這條歷史悠久的半山街道,至今仍保有極多古蹟建築,幾乎每個門牌號碼都能數出一段歷史。

祁凱達﹙Haider Kikabhoy﹚鍾意行街,尤其愛觀察街上建築物的故事及當中的細節。「在香港行街的有趣之處在於身處高樓大樓之間,間中會出現一兩幢古舊建築。看到如堅尼地道28號、顏成坤大宅、南固臺等,與周遭環境成了強烈的對比,我便會想這些舊建築為何還會留低?以前住過咩人?當中又有咩故事。」他說有時會在書中找到有關歷史,自己加點想像力天馬行空一番,便是他最大的娛樂。

_30pw002_

纜車、麻石牆、歷史建築,都是維多利亞城在堅尼地道留低的印記。前陣子傳出堅尼地道22號A的佑寧堂將與地產商合作,將這幢有65年的建築「重建」為22層高的綜合大樓。湊巧Haider 正在研究殖民地時代來港的教會的歷史,當中包括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即建立佑寧堂的教會﹚。

「二馬路」 興建僅次皇后大道

「堅尼地道以前又叫『二馬路』,是香港開埠後,繼皇后大道﹙Queen’s Road﹚第二條興建的馬路。以前金鐘一帶是軍事設施,中環與灣仔被金鐘分隔,交通來往不易。堅尼地道則在半山連結了中環與灣仔。」Haider說,堅尼地道好靜,尤其是金鐘一段,好像沒有改變過。當然山坡的大宅好些已被拆卸或無人居住,但那種寧靜的氣氛,即使車來車往,又或是新建築工程運作,都在那裏保存。

堅尼地道距離山腳繁囂,聚着社會政治、宗教、教育和經濟﹙豪宅﹚等頂層建築架構,翻開路上建築的歷史,彷佛也看到這幾個環節如何扣扣相連,影響着維多利亞城。

1號共濟會中心  「神秘組織」共濟會中心

堅尼地道上有三多,豪門大宅、教會及學校。堅尼地道一號是香港共濟會中心「雍仁會館」﹙Zetland Hall﹚。這幢建築像一個不規則的盒子,不特別古老而且非常簡潔,淺黃色外牆只有共濟會會徽、小字體的「雍仁會館Zetland Hall共濟會中心Masonic Centre」和三列窗戶。共濟會之名令人聯想到Dan Brown小說《達文西密碼》——小說內的共濟會是一「控制全世界」的神秘組織。現實世界中源於英國的共濟會,在世界不同地方都有支部,會員都是社會精英。

_30pw003_x

位於堅尼地道的是第三代共濟會中心,中心建於1949年。第二代的中心位於中環泄蘭街,現在是一港燈電力站。(余俊亮攝)

Haider說他十多年前在英國讀書時去過參觀英國共濟會總部,「共濟會派來的導賞員是非常的專業,一路跟我們有說有笑,態度開放,希望令我們知道『共濟會』不是一個神秘組織。當然,有人會理解為不過是一場演出,用來掩飾這個組織的神秘感吧」。

10號堅麗閣擋土牆  豪宅主人駱駝代步?

堅尼地道10號現在是一幢建於高台上的豪宅大廈。翻查有關資料,原來這裏在二十世紀初也曾有一幢大宅,主人庇理羅士﹙Emanuel Raphael Belilios﹚是前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董事,亦曾從事鴉片貿易,也就是捐錢興辦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的那位善長仁翁。傳聞他住半山之時,還未有山頂纜車,於是養了一隻駱駝作為來往山頂與中環的交通工具,可見其派頭!

_30pw006_

現在牆下幾間地舖如小食店、梁禧記士多和地產舖頭則是這段堅尼地道上罕有的商業活動,小食店更是學生及附近建築工人的飯堂。

7號聖若瑟書院  聖若瑟書院 時空交錯

_30pw005_

聖若瑟書院的Old Building﹙藍頂一座﹚是法定古蹟。我們從內望出去,就是那個「金融中心」背景,有點時空交錯的感覺。(余俊亮攝

金鐘一段堅尼地道的建築,不少門前都放着建築物或前建築的奠基石 ﹙Founding Stone﹚,間間都歷史悠久有來頭。堅尼地道7號的聖若瑟書院門前便有兩塊奠基石,其中一塊寫着由港督軒尼詩爵士立於 1881年。

傳說中的停屍間

Haider說聖若瑟書院的現址,百多年前是德國會所﹙Club Germania﹚,教會在1918年買了這幢會所作聖若瑟的校舍。我們以為現在學校還保存着德國會所的建築,於是入學校看。星期日下午,人稱阿鬚的吳先生仍在當值,跟他道明來意,他禮貌地讓我們從遠處看看寫着 「1875」的「Old Building」﹙北座,現為法定古蹟﹚。「我也聽聞過Old Building從前是德國會所,不過百多年前的建築應該都拆晒。有人說二次大戰時期,日軍將Old Builing地下用作停屍間。我在那裏住過,又無遇過鬼喎。」阿鬚說。後來翻查資料,Old Building應建於1920年代,1875則是聖若瑟成校年份。

22號A 佑寧堂  建纜車功不可沒

共濟會斜對面是佑寧堂﹙Union Church Hong Kong﹚,又名愉寧堂,「無論佑寧、愉寧,都是很好的中譯名」。Haider從事翻譯,特別留意中英譯名這回事。他沒有宗教信仰,但近來因工作關係正在查考倫敦傳道會的歷史。香港佑寧堂由倫敦傳道會的理雅各牧師﹙Rev Dr James Legge﹚在1844年成立,後來才從倫敦傳道會獨立出來。「理雅各是一個漢學家,他有份創辦英華書院,書院是香港的出版業及翻譯的先驅。後來他回英國,成為了牛津大學第一位中文教授。」Haider說。

_30pw004_

佑寧堂就在纜車橋旁邊,原來兩者有所關連。「有位Dr Brooke Himsworth寫過有關Union Church的歷史,裏面提到山頂纜車的建成,有一半是由佑寧堂出資。」他說。

堅尼地道的佑寧堂是教會的第四代建築。「第一代的佑寧堂在荷李活道,即現在公利蔗汁後面;第二代搬到史丹頓街,至1890年搬到堅尼地道,建成第三代教堂。到二次世界大戰時遭炮火所毀,需要拆卸重建,而部分教堂建築材料則送去重建的港督府。」他說,現在的教堂於1949年興建,歷史不算長。這幢由麻石建成的教堂,風格樸實,與附近的麻石擋土牆相襯——然而,這種簡樸風格在尺金寸土的地段已難以容得下。

42號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 「比神秘更神秘」

坐車經過一列古蹟及住宅大廈,突然出現一座寬闊的玻璃幕牆大廈——堅尼地道42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我覺得呢度仲神秘過共濟中心。」Haider說。

64號顏氏大宅  中巴創辦人舊宅一點藍

_30pw008_

堅尼地道64號的顏氏大宅。大宅還保有圓頂建築。(余俊亮攝)

我們跳上小巴,經過香港公園,到合和中心堅尼地道入口附近下車,走前幾步,望向山坡便是堅尼地道64號中巴創辦人顏成坤大宅。「你看那個車房木門的那種藍色,不就是從前中巴巴士那種藍色?」Haider說,灣仔一段的堅尼地道更多從前富貴人家獨立住宅的痕跡。

灣仔船街55號 南固臺 「慰安所舊址」

去完顏宅後往上走一點回頭路,差不多到船街位置,便是南固臺和同濟中學舊址。學校的建築早已不見,一大片潰爛、野草叢生的山坡地台現在是建築工地。「據說這裏在日治時期都是『慰安所』。你看這些麻石堆砌成的地台,榕樹的根沿着石間的罅隙而生,也算是香港獨特的景觀。」
_30pw009_

這裏一大片地方在日治時期曾是日軍的「俱樂部」。

「香港近年的變化實在太快也太大。有時看見舊建築,會觸發一些聯想。我想我們要知道過去,知道有什麼改變了,才能明白當下發生的事情。」他不是要整個香港都原封不動,「其實只不過保留些少舊建築或城市原來的地貌,我們都能憑此辨別過去,明白如何走下去」。

原本打算走去98號、空置了廿多年的住宅「嘉賢臺」探險,網上資料說這裏原可以自由出入的。2010年明報也有專題報道過這個市區中的荒廢屋苑,可惜走到嘉賢臺發現通上去的樓梯已封,我們唯有望門輕嘆。

文 蔡琇莹

圖 余俊亮、蔡琇莹

編輯 沈可媛

Sunday Mingpao fb﹕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86249377044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