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穿梭灣仔「尋寶」新舊建築看掌故

Source: 星島日報 | Published: 25 Feb 2015

星島日報:穿梭灣仔「尋寶」新舊建築看掌故

近年重建項目處處,形成了不少新舊建築混雜的地區,如灣仔的防空洞就與現代化商業大廈並存,當中盛載的歷史及故事,若不仔細研究,很難為人所知。Elsie早前就參加了「新閱會」舉辦的「穿閱.香港」文化導賞團,與一班小學生及家長,跟著導賞員親身遊覽太古廣場、藍屋、北帝廟等建築,了解灣仔區的古今歷史演變。

Elsie知道,新鴻基地產一年前成立「新閱會」,舉行講座及活動,推動閱讀風氣。最近首次舉行文化導賞團,除以灣仔掌故編排路線,更將《盧押道二十號》及《日月星傳》兩本關於灣仔的書籍內容,加入導賞路綫。有份負責「新閱會」的新鴻基地產傳訊副總監陳晶晶(Carrie)同Elsie講,兩本書均是該集團舉辦的「年輕作家創作比賽」得獎作品。

「閱讀能豐富人生經歷,帶來新的思維。」Carrie希望通過導賞團,鼓勵小朋友多閱讀之餘,更可了解地區文化。「灣仔是早期發展社區,文化特色濃厚,亦見證了不少社區的變遷。」她表示,新閱會準備了主題書單,方便小朋友在導賞團後深入認識灣仔。

導賞從太古廣場三期出發,途經日街、月街、星街,沿著皇后大道東參觀合和中心、藍屋及北帝廟,由文化導賞社企「活現香港」的導賞員祁凱達(Haider Kikabhoy)及《日月星傳》作者郭家麒(KK)帶團,與十多名小朋友及家長,穿梭灣仔大街小巷,發掘背後故事。

因為居於灣仔近五十年,故Haider非常熟悉該區掌故,他鼓勵參加者抱著「尋寶」心態,欣賞景色背後的人物及故事,「很多看似平凡的建築和物件,其實與該處歷史息息相關,不只是偶然存在。」

如導賞團去到太古廣場三期轉角的永豐街,原來盡頭有座土地公廟,若非Haider提醒,平日路過不會留意,更不會聯想到日本佔領香港的歷史。「當時軍營位於金鐘,令附近的灣仔亦變得危險,故建有很多防空洞,其中一個就位於現時土地公廟後面。」

他請小朋友到入口處「探險」,再徐徐道出,當時很多人來不及躲進防空洞,在洞口已被炸死,「打完仗後便傳出很多鬼故事,說是冤靈不散,便建造土地公廟,『鎮住』鬼魂。」在場的小朋友聽到鬼故事,都興奮得很。Haider再叫我們留意廟正上方,一幅多層樓高的啡色布幔,「傳說這是一道符咒,同樣用以鎮壓鬼魂,不再出來騷擾居民。」

Haider對Elsie表示,這些故事就是口述歷史,「通過一代傳一代,將一些不會在官方歷史出現的人情及生活,記錄下來。」所以他投身文化導賞,就是希望回應愈見疏離的現代社會,「講故事可以鞏固人際關係。」他笑言,常反覆講某些故事,「我已能倒背如流,卻仍然百聽不厭。」

Elsie則最喜歡「日月星區」一站,由日街、月街及星街組成的區域,與本港發電歷史有密切關係。Haider表示,香港首間發電廠就坐落現時的電氣街,「負責改街名的人,就將附近街道以『日』、『月』、『星』命名,因為它們都如電力一樣,可發出光芒。」

曾居於「日月星區」多年,將生活見聞畫作《日月星傳》的郭家麒亦有份介紹該區有趣故事,如近六十年歷史的德如士多、現已變成「潮人地區」的聖佛蘭士街、曾是「印刷街」的日街等。

導賞當日,KK更重遇書中其中一個「角色」蓮姐,她亦是最初啟發KK用畫筆記錄灣仔生活的人。「一天正刮著八號風球,我在日街的街角見到一位全身濕透的嬸嬸。原來她正用紙皮、發泡膠為流浪貓建造避雨的空間。」這份人情味更促成了《日月星傳》一書。

日月星街一帶近年變成「潮區」,有些曾被畫進書內的店鋪已經結業,看著人去樓空的灣仔,KK坦言這是很正常的結果,「但我在書中亦有提到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到底社區發展是否一定要受資本主義主導?」因租金壓力而搬往元朗,KK認為不一定是壞事,「在元朗有不同的感受,我亦有繼續畫畫記錄生活。」

Elsie慶幸還有願意講故事的人,以導賞和畫作記錄歷史。同有份參加導賞團的小六學生秦定嬌傾過,喜歡聽故事的她,認為通過「行街」認識歷史非常生動,「這次導賞團介紹了很多灣仔區的歷史,又能親身感受,生動很多,我之後會到圖書館找相關的圖書,希望認識更多地區故事。」

Haider認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除了講解歷史故事,他更鼓勵小朋友留意四周景物,「希望他們學會細緻地觀察,並清晰地形容事物,這是一種美感和分析的訓練。」Elsie覺得,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歷史一部分,家長不妨從生活出發,鼓勵子女多留意居住環境,了解社區的變化,以及與自己生活的關係。

Source:https://std.stheadline.com/yesterday/edu/0225go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