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二戰導賞三部曲

活動詳情

香港二戰導賞三部曲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八十週年。八十多年前,戰火曾在香港燃起,留下「三年零八個月」淪陷的黑暗記憶,也見證了不同背景的人們如何在戰爭中求存和犧牲。今天回望,或許更可能理解戰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及國際格局、戰爭對香港的破壞,以及市民如何面對苦難等等。

為此,我們特別推出的「香港二戰導賞三部曲」,由三位研究香港戰時的學者專家帶領,透過「史料解讀 × 地景考察 × 跨學科探究」,帶領參加者走進戰場與街巷,打開宏觀與微觀的多重視角。由軍事部署到國際局勢,由配給到情報網絡,由前線人員的經歷到平民的日常掙扎,我們希望讓大家更能理解時人面對的種種情況。這些不只是遙遠的故事,更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過去。

訂購任何兩團,團費可享九五折優惠*
訂購三團,團費可享九折優惠*

*如欲享有套裝優惠,參加者須於同一訂單中訂購導賞團,請於付款前確認無誤。

團一|淪陷下的日常:尖沙咀的「三年零八個月」

日期|15/11/2025(六)

時間|10:00–13:00

集合地點|尖沙咀鐘樓

解散地點|尖沙咀山林道一帶

專家導賞|鄺智文教授

費用|500 元正/位

名額|25位

日軍佔領香港的「三年零八個月」對香港市區和市民造成重大影響。本團以尖沙咀為聚焦點,透過腳步了解日佔之後香港社會面貌、日常民生及日軍在香港的部署,從糧食配給、日常生活困苦、日軍的監管部署與軍事據點、以及地下情報工作如何進行等細節,還原當時市民如何在艱苦與恐懼之中求存。

這個導賞團會由香港浸會大學鄺智文教授帶領,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IS)與戰時檔案,把地圖、舊照、現場地景,以及歷史資料串連起來。從彌敦道 190 號戰前洋樓的研究為起點,我們也發掘到屋主參與抗日情報工作的故事。我們將重探那段在惶恐中求生的人間故事,也感受人們面對苦難的韌性。

行程:鐘樓 → 半島酒店 → 重慶大廈一帶 → 九龍公園(原威菲路軍營) → 九龍西炮台舊址 → 彌敦道 190 號洋樓 → 前英童書院 → 山林道

專家導賞|鄺智文博士(香港浸會大學)

現為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系主任,其研究興趣為近代東亞軍事歷史,尤以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的軍事史為重心。其著作包括《東方堡壘:香港軍事史,1840-1970》(HKUP 2014)和《英軍中的港人》(OUP 2022)。其論文亦見於《Modern Asian Studies》,《War in History》和《Journal of Military》等期刊。最近,他亦製作關於戰時香港的數位人文研究項目,例如「日據香港空間史研究計畫」:[https://digital.lib.hkbu.edu.hk/japanese_occupation_of_hongkong/]

 

團二|萬世流芳:黃泥涌峽二戰抗日史蹟導賞

日期|22/11/2025(六)

時間|09:30–13:00

集合地點|灣仔軒尼詩道地鐡站A4出口地面

解散地點|黃泥涌峽道埃索油站

專家導賞|蔡耀倫先生

費用|550元正/位(包括導賞、由灣仔港鐡站到陽明山莊的旅遊巴服務)

名額|30位

1941 年 12 月 8日,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同時進攻英屬馬來半島、突襲珍珠港,為期 18 天的香港戰役亦同時展開。作為英國在遠東的重要港口及軍事前哨,一向駐有來自英國本土及英屬印度的部隊。隨着局勢在1941年急轉直下,兩營加拿大部隊亦被派駐香港,加上本地徵召入伍的香港義勇防衛軍團,來自五湖四海的職業和義務軍人,最終為了保衞這片土地而奉獻了鮮血與生命。

香港都市發展步伐急速,港島北岸不少戰爭遺跡早已消失殆盡;然而走入黃泥涌峽一帶,即可置身昔日寸土必爭的戰場、一眾英烈壯烈捐軀的英雄塚。

活現香港有幸邀請到研究香港戰役多年的學者蔡耀倫老師策劃是次行程,並擔任專家導賞員,帶領參加者重訪戰場舊地,重構1941年12月的關鍵戰事:地形如何影響部署與補給?不同部隊如何各自應對?我們在實地考察中辨識戰地遺址、對讀地圖與文件,理解戰術選擇、士兵經驗與戰後追思,讓戰爭不只是一串年份,而是可被理解、被討論的歷史現場,也可領略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獨有的戰略地位和價值。

備註:去程我們會安排旅遊巴由灣仔港鐡站到陽明山莊;完成行程後會在黃泥涌峽道油埃索站解散,參加者可自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離開。

專家導賞|蔡耀倫先生

中學教師及軍事愛好者,閒時兼任自由身軍事遺跡導賞員。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畢業、主修歐洲史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主要研究的課題為 1941 年香港戰役,合著有《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東方堡壘——香港軍事史1840-1970》及《孤獨前哨︰再論一九四一年香港戰役》。

 

團三|東江縱隊港九大隊與沙頭角禁區

日期|29/11/2025(六)

時間|09:30 – 13:45

集合地點|粉嶺車站路(近粉嶺港鐵站A3出口)

解散地點|沙頭角前消防局

專家導賞|許楨博士

費用|580 元正/位(包括導賞、由粉嶺港鐡站到沙頭角抗戰紀念館及沙頭角禁區旅遊巴服務、客家午宴)

名額|30位

除了正面戰場,游擊抗日同樣書寫着另一條戰線。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在抗戰時期主要負責邊境地區的情報收集與傳遞,並透過游擊戰牽制、殲滅日軍;同時,他們亦展開了重要的「秘密大營救」,在日軍嚴密封鎖下,把數百名文化人士營救出來。這些行動展現了游擊力量在軍事和社會層面的多重角色,是研究香港及華南抗戰史的重要一環。

沙頭角抗戰紀念館現設於羅家大屋,館內展示日佔時期香港及鄰近地區的抗戰史料,其中包括與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相關的內容。本導賞由許楨博士帶領,許博士是羅家外孫,曾於倫敦政經學院從事東江縱隊與盟軍情報合作的研究。他將介紹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在本區域的行動與網絡,說明其於戰時的角色與影響,並呈現多元史料視角。其後,我們將走入沙頭角禁區,從地景出發認識邊境地帶的治理、社會與文化記憶。

行程:
沙頭角抗戰紀念館(羅家大屋)- 沙頭角前消防局、新樓街沙頭角碼頭沙頭角之角沙頭角警崗等禁區地點 - 沙頭角海山酒樓品嚐客家午宴

備註:去程我們會安排旅遊巴由粉嶺港鐡站到沙頭角抗戰紀念館及沙頭角禁區;完成行程後會在沙頭角前消防局解散,參加者可自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離開。參加者需自行申請沙頭角禁區証

專家導賞|許楨博士

曾擔任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中大未來城市研究副主席。先後任教於港大中國商學院、社科院、文學院,中大亞太所、新聞學院。

其祖父母許智明、翁滿嬌,外祖父母黃翔、羅許月,以及叔公、舅公、姻親等親族數十人,於1930、40年代,加入中共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粵贛湘邊縱。成為舉族、舉鄉投身抗戰、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的原居民代表。

這些路線也同時支援 中國歷史(初中)/歷史科(初中/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的教學重點,歡迎老師查詢安排相關行程。我們可以提供學生工作紙,方便延伸課堂研習。

教學重點: 

  • 時序與脈絡:重建戰事關鍵日與地景變遷;理解因果與延續/改變。
  • 史料運用:結合一手/二手資料與實地觀察,進行來源分析與證據推論。
  • 多角度觀察:比較不同群體(軍人、居民、救援與抵抗行動)的經驗與敘事。
  • 地方研究能力:培養實地考察、地圖判讀與紀錄整理等通用技能。

 

報名須知

組合優惠說明
凡同時訂購兩個導賞團,可享 95 折優惠;訂購三個導賞團,可享 9 折優惠
如欲享有上述套裝優惠,參加者必須在 同一張訂單 中完成所有導賞團的報名。請在付款前仔細核對訂單內容。

如何訂購多於一個導賞團

方法一:
將心儀的導賞團點選「加入購物車」,然後返回本頁選擇其他導賞團並重複加入購物車的步驟。系統會在同一購物環節中自動記錄您已選取的所有導賞團。

方法二:
在訂購流程內使用「Bundle and Save!」功能,點選「Add to my booking」以加入其他導賞團。
完成選擇後,按「Go to cart」查看購物車內容,並在填寫個人資料前刪除不需要的導賞團。

系統會自動計算優惠折扣。請於付款前再次確認訂單內容及金額無誤後再行支付。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於辦公時間致電 5511 4839 查詢。

「瞧潮香港60+」網上導賞團:電視電影篇

香港文化博物館全新常設展覽「瞧潮香港60+」透過逾一千件展品展示香港流行音樂、電影、電視及電台廣播節目的發展。
今次博物館再度與活現香港攜手合作,由館長帶領你穿梭香港流行文化六十年,重溫香港電視電影的發展歷程。…

View

Old Town Central: A Real-Time Online Tour in Hong Kong

An insider’s guide to Hong Kong’s fascinating mishmash of old and new — now available live online

View

「谷埔之旅:300年鄉村的生態探索」|鄉郊豐年節建築藝術導賞團

豐年節期間,由沙頭角故事館館長Charles Lee聯乘活現香港導賞員,與參加者一同探索鄉郊,認識谷埔多樣的動植物。…

View

樂在屋邨- 活現樂富邨記憶之旅

領展與活現香港趁房屋局及香港房屋委員會舉辦的「共築幸福・屋邨節」,帶大家走訪樂富邨及樂富廣場不同地方,全方位感受樂富邨的情懷!…

View

Mailing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