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現十年:共同創辦人的回顧與展望

活現香港喺2013年成立,由幾個熱愛旅遊嘅朋友創辦,希望發掘自己長大嘅城市入面嘅人文故事,設計有趣嘅「行街團」,轉眼十年過去,我哋訪問咗其中三位共同創辦人,睇下佢哋對呢十年嘅回顧同埋對未來嘅展望。

小編:W // 徐岱靈(Dora):D // 祁凱達(Haider):H // 陳智遠(Paul):P

W:仲記唔記得十年前你哋創辦活現香港嘅時候嘅初心係咩?

H:當年加入活現香港,其中一個最大嘅吸引力係可以帶團,又好玩,又可以俾機會我「發噏風」。例如帶灣仔團,想講一啲古靈精怪嘅故事,就好似做表演咁。幾年後,我哋開始做皇都戲院嘅保育運動,係一個更大嘅機會同埋平台,灌注將我哋對皇都、對香港呢個城市嘅感情。到今年拍咗一套電影出嚟,我覺得甚至係將當年嘅初心帶到去第二個層次,最初都冇諗到咁「大陣仗」!

P: 我當時好想做一樣同旅遊有關嘅嘢,但係未有諗法係咩,純粹係幾鍾意參加「行街團」(Walking Tour),就諗不如做Walking Tour。當時只係試驗形式,開頭嘅時候都係做自己喜歡嘅地區同題目,活現香港嘅理念、意義、想法,都係慢慢做落先變得清晰。

大概去到第一、二年左右,我哋開始見到自己嘅價值:第一、我哋好著重講故事;第二、我哋想連繫其他人,去同人見面、去舖頭、去認識一啲鮮為人知嘅人文故事;第三就是想「捐窿捐罅」去搵一啲嘢去吸引人。後來就唔單純係做生意,而係想做製造某種社會影響,例如搞不一樣嘅旅行體驗,保育運動,甚至做埋電影。

D:我自己好認同要發掘香港整個城市嘅文化軟實力。好多時你去一個城市只會去一次,但當你會想去第二、第三次嘅時候,就係因為呢個城市嘅一啲特質、深入地道嘅文化先會令你想去完一次再一次。開始做「活現香港」其實係問自己,香港本土文化係咩呢?

我哋嘅行街團一開如已經唔止會講歷史,我哋著重講好多文化,會有民生,即係麵檔、茶舖,用啲你呢一刻睇到好貼近生活嘅野嚟連結返歷史。

例如我哋會用茶舖嚟連結鴉片戰爭。究竟係咩引發鴉片戰爭呢?其實唔單止係鴉片!清政府同英國嘅茶、絲綢等等嘅貿易慢慢發展成嚴重嘅貿易逆差,都係不能不提的遠因。。然後我哋就會喺茶店一直飲茶,師傅同你講,其實佢呢間茶舖幾十年嘅「罐」嘅歷史係乜嘢,上面寫嘅毛筆字嘅歷史又係乜嘢,同一時間,可以扣連到整個香港開埠歷史。我覺得如果我係遊客聽到呢啲故事,一定會更加投入同埋感受到香港嘅獨特魅力。

我冇諗過活現香港會走到今天可以贊助電影,搞嘅項目覆蓋咁多地區、有唔同嘅合作單位、仲有線上嘅形式,發展潛力真係好大。我哋握著呢個想講香港嘅文化嘅初衷,先會有皇都嘅保育,我哋唔止係帶行街團,而係展示我哋嘅背後理念:香港嘅特質係乜嘢。

W:十年過去,大家有咩大計想實行,又有咩展望呢?

H:過去咁多年活現香港有參與過拍戲、搞舞台劇、音樂會等活動,有啲係計劃好嘅,有啲就係隨緣而嚟嘅。

P:有幾樣嘢我思考緊嘅。第一、係皇都嘅項目會喺2026年有個小結;第二、會考慮傳承嘅事,思考活現香港嘅定位;第三、想為文化旅遊定一個標準,設計一啲訓練等多啲人可以做好香港嘅文化旅遊。

D:我認同例如喺文化、旅遊方面,我哋可以做啲培訓,讓大家都可以進步,唔係單單一間機構,而係整個行業,將呢個發掘香港特質嘅文化傳播出去。我有一個信念,如果你本身嘅東西係好,你自然就會吸引到新嘅合作夥伴,要一直對機會持開放嘅態度。

後記

活現香港一路走做咗好多大大小小嘅項目,其中有唔少難忘事,之後我哋會有篇文章分享Paul同埋一啲導賞員嘅經歷。

共同創辦人(由左至右): Paul, Haider, Dora, Chung-wah 及活現香港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