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力量完成主教山配水庫文物報告 團體籲列為法定古蹟

《地水重光——主教山配水庫文物價值報告》

主教山配水庫文物價值報告全文連結


新聞稿

民間力量完成主教山配水庫文物報告 團體籲列為法定古蹟

(28/2/2021)去年年底主教山地下配水庫曝光後,一眾民間保育人士、建築師、水務專家、城市研究學者,研究大量歷史文獻及整合民間流傳的配水庫資料,完成「地水重光 — 主教山配水庫文物價值評估報告」,引證配水庫具有極高文物價值,值得列為法定古蹟。

文物價值評估報告依照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六項準則——歷史價值、建築價值、原真性、罕有程度、組合價值及社會價值,剖析主教山配水庫價值:

1. 歷史價值

主教山配水庫為1902年啟動的「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Kowloon Waterworks Gravitation Scheme)的重要一環,目的是改善九龍供水系統,解決食水供應不足的危機。主教山配水庫作為二十世紀九龍供水設施的起源,開創了九龍水塘供水的先河,亦見證了九龍半島由泵井供水到水塘供水的轉變,而推動改變的正正是香港的城市化進程。

配水庫的建造工程亦與建築界建樹良多的人物相關,包括「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的工程師刼士(Lawrence Gibbs)、承辦不少港英政府工程的吳子美及吳子楚兄弟等,在建築歷史、水務歷史、九龍發展史方面具極高價值。


2. 建築價值

主教山配水庫由花崗岩石柱和紅磚圓拱(受坊間注目的「羅馬式拱門」)所組成,宏偉壯麗。

配水庫也是香港唯一以花崗岩石柱、紅磚圓拱、混凝土桶形拱頂(barrel vault)和擋土牆而建成的配水庫。在鋼筋混凝土未為普及的年代,此地下混合結構有效承受來自不同方位的荷重,達致美學和科學的結合。配水庫的混合式建築結構也反映了香港在二十世紀初對於現代混凝土物料應用的大膽嘗試,標誌著工程和建築設計的現代轉型。

配水庫落成後的紅磚建築,例如香港醫學博物館(1906年)和舊上環街市北座大樓(1906年),早於1990年被列入為法定古蹟。


3. 原真性

擁有116年歷史的主教山配水庫建築特色大致保留完整。曾於1952年進行維修改建工程,加建混凝土牆以縮小貯水區,並加入瀝青砂膠防水物料。是次改動後,108條支柱中有30條嵌入了壓實泥土區內,但沒有影響原來結構。

2020年水務署工程破壞了主教山配水庫,但估計約九成範圍並未受影響,維持原貌。而根據現有的圖則紀錄及實地勘探,相信能為將來復修提供足夠的資料。

4. 罕有程度

香港的圓形地下空間甚為罕有,主教山配水庫與其他戰前配水庫不同的地方就是其絕無僅有的圓形設計。

此外,主教山配水庫是香港唯一以花崗岩石柱、紅磚圓拱、混凝土桶形拱頂和擋土牆而建成的配水庫。這個獨特配搭反映本地土木工程逐漸轉型至現代,作為一個二十世紀初香港建築歷史過渡階段的例子,亦屬罕有。

主教山配水庫為全港尚存5個戰前配水庫之一,是九龍半島現存已知第二古老的配水庫。同為過百年歷史的山頂克頓道食水配水庫,日前確認已被拆毀。

5. 組合價值

主教山配水庫與九龍水塘5項法定古蹟,主壩、主壩水掣房、溢洪壩、溢洪壩記錄儀器房及記錄儀器房(1901-1910年)和一級歷史建築九龍油麻地舊水務署抽水站(1895年)有直接連繫,皆為九龍早期供水歷史的標記。


6. 社會價值

主教山配水庫改善了九龍供水系統,提供更衞生和經濟的食水水源,大大減低疫症傳播。配水庫工程同時促成了政府聘用本地公司的先例,推動建造業生態的演變。配水庫於1970年代結束供水任務,原址凝聚了一群居民自發建立康樂設施,成為區內重要的公共空間。

完整保留主教山配水庫,能記錄香港在英殖時期的水利工程史,成為印證城市水務發展的標記,是香港供水史不可或缺的歷史建築。文物報告籌備小組成員促請古諮會將主教山配水庫定為法定古蹟。

*    *    *

是次「主教山配水庫文物價值評估報告」亦展現了民間集思廣益的力量,以網絡資訊流通的優勢,迅速收集失落的歷史資料。透過共同投放知識資源,讓社會討論古諮會的歷史評級,能夠以此為完整及紥實的知識基礎,亦鼓勵公眾投入保育行動。這創新的民間參與有助日後在不同保育議題上,擴大民眾支持基礎。

另外,文物報告籌備小組成員倡議古物諮詢委員會改革評審機制,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並促請發展局投放更多資源,以改善現時評級工作滯後,以及評級機制與社會期望出現落差的情況。